感謝今天績效面談,兩小時讓自己侃侃而談的分析自己,抽絲剝繭自我分析了一直否定自己的原因,原來我是個習慣不給人掌聲(包括自己)的人,要改變這樣的壞習慣。

去執行每件想做的事情,讓自己過得踏實,也容易理解別人的努力。

所以常失眠的自己,現在坐在鍵盤前敲打,把腦中的胡思亂想寫下,藉由實踐獲得心理的滿足。

 

今天一個朋友問我有小孩和沒小孩哪一項優點比較大。關於有小孩的優點頓時腦袋一片空白,那當初為什麼要生小孩? 那樣的選擇契機是什麼?對我來說這不是意外而是選擇,為什麼我要有小孩?近三十歲前母愛大爆發?想盡社會義務?想要有這樣的經歷? 不管理由是什麼都木已成舟了,但好好檢視第一次懷孕到現在七年自己的轉變和心力路程非常重要,跟自己對話,面對七年的歲月,不是去批評,而是理解這七年中的自己,知道怎麼樣繼續走下去比較好。

 

當工作回家還要做家事,要幫孩子洗澡看功課,而且他們還會吵架,在旁邊喧嘩吵鬧,我的確心裡會抱怨著為什麼要把自己搞成這樣,為什麼生活是如此的混亂像陀螺一樣難受。過了三十五憂慮著退休生活時想著家庭支出一大部分都在育兒費用,休息時間要拿來陪小孩,看到理想的工作卻因為無法早點接送小孩只能放棄,感覺自己的時間金錢都不再是自己的,而他們也不會替你著想,當疲累時此類負面的思想就像刺一樣,你一直拿著針刺自己卻束手無策。

 

真的是這樣嗎?當孩子一出生時,那嗷嗷待哺的眼神和可愛的手小腳也是讓你感到驚艷,雖然我沒有像其他媽媽一樣感動落淚。在手術台的自己,因打了麻醉不斷的嘔吐和心悸,當下理智的自己跟自己說我不要死在手術台上,我首先必須讓自己活下去。 在恢復室裡三十分鐘想著都是我會活著出去吧?推出恢復室又繼續吐了一天和全身發癢,但除了麻醉的副作用外,我並沒有經歷生產的痛。打岔了,回到孩子身上,倩三歲前我的心裡一直是滿足的,我掛念著他,想為他付出,懷著弟弟時也是從他們身上獲得滿足,覺得有存在感。他們無條件地愛你,相信你,所以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告訴你,當弟弟出生後,我又經歷了一次跟可愛的小生物起生活的日子,對小孩的愛一樣是滿滿的。

 

改變發生在倩上幼稚園後,倩自我意識高漲,弟弟也慢慢進入人生叛逆期,每晚跟小孩用餐時間太長的問題搏鬥,到現在這樣的問題仍然存在,當父母的痛苦指數開始升高。

 

當孩子不再是百依百順而是可以獨立思考想要做自己,身為父母的自己開始用自己的價值判斷想去左右孩子,衝突於是產生。當需要盡責任義務壓力加附著,事情又進展的不順利,容易陷入負面中。每天需要處理孩子吵架計較的問題,兩個人搶著說話搶著要聽不一樣的故事,你想好好的說話卻一直被打斷,你覺得生活品質很差。但真的只有壞處嗎?

 

但每當在陪伴孩子時,收穫最大的其實是自己,你開始去找方法,跟從未有過的人生經歷搏鬥和妥協,常常越用力就越感到受傷,然後告訴自己要放鬆,接著知道知易行難的道理。挫折讓我至少可以對自己的母親同理,知道他經歷擁有三個孩子的生,知道自己的不足。孩子讓我懂得感恩,同理別人,然後開始讓我回憶起小時候。

 

我感嘆著七年的歲月一事無成,其實只是因為這個角色扮演起來沒這麼容易。當媽媽的人生經驗值大增,而且推著自己往更好的方向邁進。因為要當孩子的榜樣,需要固定的作息,言行舉止要注意,生涯規劃甚至會想到有雙眼睛會在長大後檢視著自己,想著要成為跟我一樣的人或者一定不要像我一樣。當覺得人生無奈無趣時,想著不能讓他們有不好的陰影,所以告訴自己要好好活下去。孩子,不管如何都是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的動力。加油! 我要成為更好的人。人生經驗值繼續以不合理的方式和不符期待中增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